子宫切除术后会阴疝

子宫切除术后会阴疝

概述:子宫切除术后腹腔脏器或组织凸入扩大的、薄弱的盆底直肠前腹膜陷凹,称子宫切除术后会阴疝(perineal hernia caused by hysterectomy),亦可称子宫切除后盆底疝。是子宫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之一,可发生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或经腹子宫切除术后。

流行病学

流行病学:据统计,术后2年内发病者约占39%,术后2~10年发病者占24%。

病因

病因:
    1.阴道上部筋膜支撑结构损伤  阴道上部筋膜支撑结构包括子宫骶韧带、主韧带、直肠阴道隔等,在子宫切除术中可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袭、损伤,直接造成直肠前盆底薄弱。
    2.术中未将阴道穹隆固定于冠状韧带和子宫骶韧带  一些学者已证实,术中如能将阴道穹隆顶端与子宫骶韧带缝合固定,其发生率可大大降低。
    3.盆底、阴道组织松弛  老年患者,随年龄的增长盆底组织逐渐退行性变、松弛,阴道亦随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逐渐松弛。
    4.腹内压增高  如便秘、咳嗽或其他导致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病,可诱发本病。
    5.盆腔扩大、盆底降低  子宫切除术中未封闭Douglas窝,可使盆腔扩大、盆底降低,大量腹腔内容坠入,加之腹内压增高和盆底薄弱,盆腔腹膜逐渐疝出而发病。尤其术后10年以上发病者,多与年龄大、盆底及阴道组织松弛、便秘关系密切。

发病机制

发病机制:本病的疝内容物主要为小肠、乙状结肠、大网膜,常伴阴道穹隆脱垂,有时可以与中位直肠前突并存。

临床表现

临床表现:约2/3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,常有排便困难、肛门部坠胀、便不尽感、排便中断和按压肛周方能排出粪便等症状。随着病程的延长,长期用力排便,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盆底、阴道逐渐松弛,症状逐渐加重,约近1/4的病人于术后2~10年发生直肠排空障碍型慢性便秘
   体检:令病人蹲位作模拟排便动作,在肛门和阴道之间可见突出一软包块,甚至有阴道后壁及双侧大阴唇隆起。局部薄弱、松弛,并有咳嗽冲动感。直肠、阴道双合诊或三合诊可扪及两者间有肠袢等疝内容物存在。

并发症

并发症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实验室检查

实验室检查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其他辅助检查

其他辅助检查:排粪造影、同步排粪造影或盆腔造影检查可显示盆底腹膜异常降低。

诊断

诊断:
    1.病史  既往有子宫切除手术史,术后出现便秘
    2.体格检查  双合诊或三合诊扪及疝内容物存在。
    3.排粪造影、同步排粪造影或盆腔造影检查  显示盆底腹膜异常降低,对明确诊断有重要价值。国内张连阳等学者曾报告同步排粪造影或盆腔造影3例,其中2例可见乙状结肠疝入,1例直肠与阴道间距为4cm,1例同时合并中位直肠前突,2例合并直肠内脱垂

鉴别诊断

鉴别诊断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治疗

治疗:
    1.非手术治疗  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或疝囊小者。包括:多食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(如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粗粮等);多饮水;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;提肛锻炼等;如有必要,可辅以润肠通便中药或服泻剂。
    2.手术治疗  凡疝超出阴道外口、有溃疡形成或症状严重者,均应手术治疗。
    (1)传统的手术路径:有经阴道、经腹及经阴道与经腹联合修补3种方法,其要点是:①经阴道手术:包括分离和高位结扎疝囊,用子宫骶韧带、直肠阴道隔组织和提肛肌筋膜行疝修补。②经腹手术:包括切开Douglas陷凹,封闭直肠阴道间隙,固定阴道穹隆至骶骨。③若同时合并直肠前突、直肠内脱垂,须同时手术矫治,如行功能性直肠悬吊治疗。
    (2)腹腔镜会阴疝修补手术:即腹腔镜下完成:疝囊高位结扎,盆底缺损修补,固定阴道穹隆至骶骨及直肠悬吊。该手术新近几年在欧美等国特别受推崇,国内开展者尚未见报道,有条件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。

预后

预后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预防

预防: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。

轻触这里
关闭目录

目录

Copyrights 2005-2022 导医网 版权所有